正在拼命为您加载...
吃饱喝足后,你最爱干嘛? 椅背一拉、手机一刷,饭后葛优躺。要么直接上床睡一觉,美名其曰“晕碳了”。 但这个看似放松的姿势,正在让血糖指数上演过山车😱。 毫不夸张地说,如果这一餐还是高碳高油脂,那么血糖会飙得更高。 不过别慌!小纽有一个既不花钱,又很简单的控糖方法。 那就是:饭后,立刻散步。 01 饭后散步,稳稳降血糖 给大家看一组最直观的对比数据👇 这里有一项发表在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》的针对性研究,通过观察两位高龄女士的饭后习惯,结果显示: ① 饭后不走路(静坐)的情况下,30分钟内的血糖数值从70直线拉升至170+,像涨潮一样迅猛。 ② 而如果在饭后立刻步行30分钟,升糖趋势则会得到有效控制,并明显降低了血糖峰值。 研究人员反复证实该趋势3次后发现——饭后静坐的血糖增幅,竟然是散步的275%! 另一项研究也证实了,跟吃完不动的人相比,哪怕是饭后只站2-5分钟,也能显著降低升糖水平。 如果把站着换成慢走,那么不仅降血糖效果更突出,还能降低胰岛素水平,对控糖的人尤其有意义。 你看,吃完饭马上动一动,真的是经过科学验证的黄金习惯。 当然,考虑到很多人上班时没有遛弯儿的条件,就在楼下绕几圈、或站起来消消食都行。 一般坚持10-20分钟最稳妥。研究显示,餐后散步15分钟,可使餐后血糖峰值下降22%,相当于服用半片二甲双胍(糖友赶紧学起来)。 没时间就从5分钟开始,不需要给自己上强度。 总之,越规律,越受益。 02 饭后散步,还能刮油 实际上,餐后升高的不只有血糖,还有血脂。 我们血液中有一种“油”,叫做甘油三酯。如果不及时清理,任由它们在血管中堆积,心血管问题很容易找上门来。 而散步可以加速血液循环,对血管内皮产生更健康的剪切力,从而能减轻餐后甘油三酯的代谢负荷。 甚至只走一会儿都有用。 看看这篇实验成果你就知道了。只要不是一屁股坐下不动,一次性快走30分钟和利用碎片时间散步,都能让甘油三酯的负荷下降33%左右。 图:对照、连续步行和多次短时间步行试验期间的空腹和餐后血清TG 浓度(n = 12) 特别是对体重管理的人来说,这种非运动性活动产热带来的好处也非常可观。 一,比起突击型的剧烈运动,更容易坚持; 二,促进消化,缓解胃胀感,还能减少胃反流的姿势性诱因; 三,只要走到身体微微发热,日复一日的热量消耗,能防止你成为中年发福的一员。 简直是“一本万利”啊! 03 不同人群该怎么走 如果你正处于糖尿病前期(或有家族史)、经常久坐、消化不良或有胃反流症状、属于中心性肥胖(苹果型身材)或者是老年人,那我还帮你准备了一份定制版小抄: ● 糖尿病/需控糖的人 随身带点含糖小零食 感到乏力、出冷汗等不适时,及时监测血糖 ● 久坐上班族 备一双舒适的通勤鞋 午饭后到楼下绕一圈,或在楼道里走两层 会议前后站起来回消息,餐后半小时尽量别连坐 ● 消化不良/易反流的人 饭后先静坐10–20分钟 散步时避免弯腰提重物,晚上少吃 ● 肥胖/体重管理的人 日常选择减震鞋出行,短步幅平地走 若感到关节吃力,及时停止 ● 老年人 选择平整、明亮的路线 采用间歇式走法,走5分钟,歇1分钟 当感到任何不适都要立刻停止并就医评估 散步,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运动,也不像健身一样需要顽强的自律意志。 但它就是人人可做、几乎无副作用,还能带来聚沙成塔的好处。 所以从今天开始,先出门走上5分钟,感受微微发热的舒适感,你的身体一定会感谢你的。